Wednesday, January 26, 2011

Jan 2011

没想到这个为了不要浪费钱买礼物给亲爱的宝贝小妹而把相关数额拿去进行 股票投资的基金,已经成立了接近两年。


到底经过2010年的风浪, 这个当初 2008121日以马币528.80 变成了什么样子呢?

来看看 结算:

No.

Closing Date

Value @Stock

Cash On Hand

Net Value

% Growth

1

24 Dec 2010

1,984.00

636.54

2,620.54

---

2

26 Jan 2011
2,520.00
215.47
2,735.47
4.39%

3












No.

Closing Date

Value @Stock

Cash On Hand

Net Value

% Growth

0

01 Dec 2008

528.00

0.00

528.00

---

1

26 Nov 2009

1,626.00

1,352.00

1,586.13

200.40

2

26 Nov 2010

2,226.00

19.53

2,245.53

41.57







感恩老天爺!


能够这么成功,我只能说百分百的归咎于 幸运

1。幸运于 遇上牛影;
2。幸运于 市场的 给于主题的股票正面地支持;
3。幸运于 在十二月间,选到强力爆升的主题股票;

4。但是月中月尾 - 牛影不见了;

52011年的目标是成长28% - 32%

玉楼金阙:剖析高收入●陈金阙

玉楼金阙:剖析高收入●陈金阙
2011/01/25 6:22:59 PM
●陈金阙 专业财务规划师

http://www.nanyang.com/sidelines/sidelines_articleDetail.asp?type=D&ID=218449&sID=9&cID=33

有时候读读别人的意见,集思广益也是好的。不过,时下资讯泛滥,我们阅读的时候,也要小心认证,不要照单全收。

部长说话往往是金科玉律,不过这一回的以月入3000令吉作为高收入工资的基准,似乎有欠妥当,就好象国家制定多少为贫穷收入一样,不能尽如人意。

我们只要从缴税的角度来看,便可知道月入3000者,收入是否叫高。

月入3000,即年毛收入为3万6000令吉。

如以一般单身贵族而言,只计算扣除个人豁免9000令吉,保险(人寿和医药)及公积金总共9000令吉,购买书籍1000令吉,购买电脑3000令吉;从上述一些豁免额,我们可以计算出可征税收入为1万4000令吉,按照税收局的估税表,需要缴税295令吉。

可是,一旦可征税收入低于3万5000令吉,他可享有回扣400令吉(09年之后,09年之前回扣额为350令吉) ,换句话说,以上案例不必缴税。这还未包括父母亲医药费5000令吉、体育器材300令吉等等其他豁免。

是计算出了问题吗?我国的“高” 收入者,竟然不必缴税?这岂不是羡煞了先进国的人民?那月如6000者,岂不是富翁?月入上万者,超级富豪是也?由此可见,部长之说,太过随兴了。

年均收入4.5万

虽然部长之后改口说, 这其实是大马投资发展局(MIDA) 的标准,然后又抛出另一个他认为的标准:8000至1万令吉,看来听众并不完全信服,也不知准确度有多大。

大马要在2020年成为高收入国,国民平均年收入达1万5000美元(约4万5000令吉) ,这只是人均收入的准绳,不是个人高收入的标准。

个人觉得,我们该从所得税着眼,因为越高收入者,该对国家税收贡献越大,如此为高收入作出诠释,会比较客观可信。

如果我们成功扣除所有应得豁免(数额大概是3万令吉左右) 之后,可征税收入为2万令吉,那么,个人须缴税75令吉,这之后缴税额就循序上升。

由此,我们可以决定毛年收入为5万令吉者(2万加3万))为小康之家,因为可以开始缴税,贡献国家收入了。再推算下去,毛年收入约10万者,需缴税7000余令吉(约占其毛收入的8%),可谓中上之家。

当毛年收入逾13万,其缴税1万4000令吉约占毛收入的15%,对国家税收贡献不可谓不大,列入高收入厅堂并不过份。

再算下去,就是富豪的收入了。随着国家人均收入增高,可征税收入的水平也会跟着调整,我们也能够在不同时代决定合理的收入阶层分配。

http://www.nanyang.com/sidelines/sidelines_articleDetail.asp?type=D&ID=218449&sID=9&cID=33

Thursday, January 20, 2011

玉楼金阙:排山倒海的计划●陈金阙

玉楼金阙:排山倒海的计划●陈金阙
2011/01/18 6:20:56 PM
●陈金阙

http://www.nanyang.com/sidelines/sidelines_articleDetail.asp?type=D&id=216761&sid=9&cid=33

老实说,我有点担心。最近政府打的广告多了,尤其是类似今天的这种全页广告:“19项发展,投资670亿零吉,3万5000个就业机会……”

我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错失了发达的机会,这么多项(19)发展,这么多钱(670亿) ,怎么我一点也感觉不到?我身边的朋友,有没有门路呀?有钱大家一起赚,不要忘了提携我呀,我也想挤进高收入一族嘛。

可我真的有点担心,据说这是第二期的计划了。

第一期是几时推出,到底投资多少钱,我怎么全没印象,我是不是已经远远落后在政府的转型/改造活动,这会不会让我掉入低收入群,谁能够告诉我?

街边的小贩冷冷的笑我:你不是理财规划师吗?你也不知道,我们不是更糟糕?

于是我开始怀疑,这个甚么经济转型计划,是不是只益及一小撮人,影响所至,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低下层的打工一族,日后生活会更困苦。

大局势在转变

而所得到的解释,可能是大局势在变,你不变,是以有此后果。

很多人的疑问仍然是:我愿意变呀,但要怎么变呢?

我希望这只是我在杞人忧天,堂堂4440亿美元(约1兆3000亿令吉)的计划,如果平均分配于3000万人的话,每人也分到15万美元,这不就是高收入的理想国吗?

难逃通胀魔爪

还是要依照80-20法则,这块蛋糕再大,只有20%的国民享用到,另外80%,辄只能在穷困的深渊挣扎?

理想和现实,往往事与愿违,不是吗?

小市民如我等,无法感受到大型计划推行的快乐,倒是被涨价的压力逼得喘不过气来。

年关将至,一些记者朋友将已涨价的清单让我看看,不管如何撙节,似乎也逃不过通胀的魔爪。

随便一张贺年卡,邮费已起了70%,由30仙变50仙,如果你往年寄出100封,花费已从30令吉变成50令吉,更不要说商家啦。

马股屡创新高

我不死心,打了几个电话,问了友人,也查询网络,终于发现原来第一期的经济转型计划(ETP) ,在去年10月25日推出,计有9项发展总值300亿令吉推出。

看来这1月11日的第二波威力大了一倍。唯这一切,只不过占了整个ETP的十分之一而已,排山倒海的计划,陆续有来。

或许我太心急,这么庞大的计划,是该给它一些时间发酵,而不是慌不迭的泼冷水。

我的股票经纪告诉我,他倒有觉得改变,马股市的市值已经突破1.3兆令吉,屡创历史新高,希望这不是一场虚火,而是实实在在的转型。

或许,在面对更大的突破之前,每个人都会有不知所措的感觉,因为未曾拥有,所以无所适从。

或许,我们现在报名参赛的是十年马拉松,必须要摒弃以前那种只适合来做短跑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