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30, 2007

圈中理想地點‧慎選發展商是投資產業不二法門

http://biz.sinchew-i.com/node/7095
2007-11-24 20:14


上一期文章我們說到,假如您在轉手市場購買一個產業單位,需要花一些時間去物色,與賣主協商,支付訂金,然後聯絡律師負責處理有關交易,以及與銀行家接洽,以取得購買產業的融資。

今天繼續來看與發展商購買產業的一些優勢,我們與發展商購買房產,通常支付的是“底價”。

大多數時候,您是從底線購買,當然發展商出售的單位,售價必須合理,地點適中;因此,欲購買發展商推售的產業前應做一些功課,以確保發展商售賣的單位確實物有所值。

假如要比較產業的售價,看每平方尺的價格比較恰當,另一個優勢是當產業完工2至3年後,價格通常增值10%至20%,以便概括購屋者所支付的利息,以及持有產業所面對的開銷。

舉個例子,蘇珊以24萬令吉在2002年購買了蕉賴的一間雙層排屋,當產業於2004年完工。她以30萬令吉出售,取得毛盈利6萬令吉。

說到產業市場週期,在1997年經濟成長高峰期之前,要從產業市場賺取利潤,最好是在發展商推出產業發展計劃時,向發展商訂購3個單位,當產業在2或3年完工後,您可以出售其中2個單位,所賺取的利潤,說不定足以支付第3間房屋的分期付款。

在那些時候,許多人日以繼夜排隊,為的是能訂購到自己屬意的單位,價格、發展商的業績記錄,恐怕都不是他們考量的主要因素,他們的理念就是待產業價格上漲後脫售。

不論這一策略是否可以很好的發揮作用,有賴於一些應考量的因素,譬如地點、供應及需求、未來的經濟展望等。

這裡提供一個今天仍可以派上用場的策略,我有一個校友,名為美琳達,她謹慎挑選發展商、重視產業所在地點,就是需求高、供應低的地區。

她訂購了一個售價50萬令吉的共管公寓,在3年完工後,價格可能增長20%至30%;然後她以60萬令吉脫售,算一算,她脫售產業賺取多少個百份比的利潤。

美琳達對那些要跟隨其投資策略者的建議是,要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要從這一策略中取勝,選中理想地點、產業類型易增值、時機正確,以及選對發展商,這些都很重要。
(註:摘譯自Milan Doshi著書“如何成為百萬產業投資者”。)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