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5, 2008

貿易盈餘外資貢獻高成長 外儲融資基建惠國民

updated:October 4, 2008 16:46

http://www.chinapress.com.my/topic/business%20weekly04/default.asp?dt=2008-10-05&art=20081005atopic33ee.txt

國際外匯儲備金(International reserves,簡稱外儲),可作為平衡國際收支和穩定匯率。
雖然近期亞洲央行進場托市,及海外資金流出,導致多數亞洲外儲大幅縮水,惟全球外儲在過去數年來,勁揚幅度驚人。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資料,外儲從2001年12月的2兆1000億美元(約7兆2200億令吉),勁揚至今年初的6兆5000億美元(約22兆6600億令吉)。

在過去10年全球外儲增長中,發展中國家佔了逾80%,現有外儲水平衝破5兆美元(約17兆2000億令吉)。

隨著這些發展,專家說,外儲有了一個新功能,即提高國家貸款能力,增強自我融資,以便發展更多基建設施,讓人民受惠!

雖然我國外儲連續5度滑落,惟現有外儲水平仍處穩健水平,根本不需擔憂。

外儲,是一個國家貨幣當局持有及可隨時兌換外國貨幣的資產,當中包括現鈔、黃金、國外有價證券等。

外儲,是一個國家對國際清償能力的重要指標,平衡國際收支、穩定匯率,及促進宏觀經濟。

最近,有幾位專家聯合報導的文章“自我融資發展”(self-financing development)中,賦予外儲新功能;他們是哥倫比亞大學“政策對話行動”行政總監兼經濟學家史提芬尼格里菲瓊斯、前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現任“政策對話行動”主席之一卓斯安東尼奧歐坎玻,及基督救助會高級政策顧問披也特羅加利徹。

多撥出1%

發展中國家外儲激增,主要歸功于貿易盈余勁揚及大量淨外資流入。

上述4位專家指出:“發展中國家持有的區域及次區域(Sub regional)金融機構,扮演重要角色,並提供跨區域公共資源。”

他們說,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外儲,皆投資在先進國家資產,導致從發展中至先進國家的轉移淨額日益走高。

他們強調,基建投資需擴大,以維持發展中國家的發展。

根據世界銀行,發展中國家每年從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至4%投資,做為發展基建用途,惟實際上,每年需至少7%,當中差異至少3000億美元(約1兆320億令吉)。

“如果發展中國家撥出外儲的1%或500億美元(約1720億令吉),做為區域及次區域的繳入資本(paid-in capital),或建立新發展銀行,假設債權投資對權益投資(Loans-to-capital)比率為2.4倍,將可增加區域及次區域金融機構額外貸款額1200億美元(約4128億令吉)。”

他們指出,它們日后可利用從中獲得的盈利,和在無需增加繳入資本的情況下,增加貸款能力,進而融資更多基建設施。

“通過擴充及成立新區域及次區域金融機構,發展中國家可為目前和將來貸款能力打下穩健基礎,協助實現發展目標。”

不過,國內豐隆銀行經濟學家鐘艷屏向《中國報》指出,需要說服發展中國家斥出1%的外儲,並非簡易。

她認為,這已超越外儲傳統的用義,有關建議需多國配合,當中涉及的貸款及利率詳情,需從長計議,並研討可行性。





日本屈居第二 中國6.2兆冠全球

香港8月底官方外儲資產共1581億美元,相等于流通貨幣的逾7倍,名列全球第9。
以最新數據計算,全球外儲最高的國家是中國,高達1兆8088億美元(約6兆2223億令吉),依次日本、俄羅斯、印度、台灣、韓國、巴西、新加坡及香港。

截至6月底,中國外匯儲備高達1兆8088億美元(約6兆2223億令吉),排名第一,主要投資在美國國債。

前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兼著名經濟學家成思危,在上週出席世界經濟論壇時指出,今年底中國外儲很可能超過2兆美元(約6兆8800億令吉)。

他說,出口及投資增長減緩,上半年和去年經濟增速分別為10.4%和11.9%,中國政府應將國內經濟成長控制在8%至10%之間。

日本則以9970億美元(約3兆4297億令吉)屈居第二。

其中,外儲漲幅最大為巴西,截至8月底,外儲按年勁揚1.06倍至2050億美元(約7052億令吉)。

香港8月底官方外儲資產共1581億美元(約5438億6400萬令吉),較7月底的1577億美元(約5424億8800萬令吉),增加4億美元(約13億7600萬令吉)。

根據最新資料,香港外儲額相等于香港流通貨幣的逾7倍。


清償巴黎俱樂部 阿根廷動用231億

儘管亞洲外儲縮水,惟專家皆指出,縮水不如想像般嚴重,足以抵擋外圍不利因素。
阿根廷在9月宣佈,將動用外儲償還拖欠“巴黎俱樂部”總額達67億600萬美元(約230億6864萬令吉)的全部債務。

自2005年提前償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貸款后,這是阿根廷在解決外債採取的另一重大舉措。

巴黎俱樂部成立在1961年,成員包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等19個工業化國家,屬非正式官方機構。

阿根廷反對黨和部分經濟學家指出,動用央行的外儲一次償還巨額債務,將使阿根廷外儲大幅減少,導致國家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下降。

惟該國企業界和經濟學家表示歡迎,認為將鞏固投資者對阿根廷經濟和償還債務的信心。

普遍預計,阿根廷明年在國際市場融資,將不會遇到太大障礙,面臨的金融風險將會減弱。


近期大縮水 未想像般嚴重

中國外儲是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時的十倍,對外貿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
雖然亞洲外儲縮水,惟經濟學家和專家皆指出,縮水不如想像般嚴重。

中國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吳曉靈指出,中國貿易絕大多數使用美元結算,在金融危機中,雖然外儲縮水,惟不像想象的如此嚴重。

“中國外匯體制和匯率機制的改革,都是要減少被動積累儲備的狀況。”

吳曉靈指出,央行在外匯干預及投資美元資產等操作成本,是由央行利潤承擔。

另一方面,大馬評估機構咨詢服務(RAM)首席經濟學家姚金龍博士早前指出,雖然大馬外儲連續5度滑落,主要是因外資缺乏信心撤離大馬市場,惟現有外儲水平仍處穩健水平,可融資超過9.2個月淨進口,也足以抵擋外圍不利因素,根本不需擔憂。

他透露,若外儲跌至僅可融資少于3個月淨進口,才值得關注和擔心。

鐘艷屏指出,若令吉持續走強,加上出口走高,提升貿易盈余,料在短期內外儲將止跌回揚。


趁低吸購優質資產 主權基金伺機出擊

危機背后藏有商機,趁金融危機之勢,阿布扎比投資局、沙地阿爾瓦立德王子和科威特投資局,紛紛收購花旗集團。
對外儲雄厚的國家來說,趁美國金融危機之勢,應否加速海外擴張步伐?危機背后是否藏著商機?

百仕通集團(Blackstone)中國主席梁錦松指出,國際購併價格大幅下降,目前是百年一遇的投資機會。

“對于中投公司及其它財富主權基金而言,現在是投資海外優質資產的好時機,但需長期投資,不可在意一時盈虧。

同時,中國全國社保基金理事會主席戴相龍建議,政府應加快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審批,讓國民可用外匯或人民幣換匯,境外投資股票。

中國外儲是10年前亞洲金融風暴時的十倍,對外貿易超過國內生產總值的三分之二,戴相龍認為,須開放資本項目,不可僅擔心當中風險。

“若不加快開放腳步,將會出現外國資產投資縮水等風險。”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前副委員長成思危指出,政府應鼓勵企業對外投資,企業到海外併購,經驗不足是最大的問題。

去年11月,阿布扎比投資局(ADIA)以75億美元(約258億令吉)收購花旗集團(Citigroup);沙地阿爾瓦立德王子和科威特投資局(KIA)分別以5億美元(約17億2000萬令吉)及30億美元(約103億2000萬令吉),收購花旗集團。

另外,坐擁200億美元(約688億令吉)的大馬國庫控股(Khazanah),目前直接持有印尼利寶銀行(Bank Lippo)51%股權,及透過聯昌集團(CIMB Group)握有印尼商業銀行(Bank Niaga)20.18%股權。

(註:1美元等于約3.44令吉)


美元漲跌‧息息相關 力保匯價豪擲扶市


雖然亞洲在此次美國金融海嘯中,表面上受損不大,但也絕非隔岸觀火,因為亞洲國持有大量美國政府債券,美元漲跌與外儲安危息息相關。

期間,亞洲央行大舉入巿干預,提振亞幣匯價,多國8月外儲大幅縮水,專家相信,未來數月亞洲外儲將再減少。

中國以外亞洲11家央行持有的外儲,從7月底至8月底期間,減少1.8%至2兆4700億美元(約8兆4968億令吉),但仍比去年同期高出10%,意味各地央行仍有干預匯巿的空間。

單在8月,俄羅斯豪擲140億美元(約481億6000萬令吉)扶市。

除了扶巿,歐元和英鎊貶值,變相令亞洲外儲縮水,且亞洲央行是美國主權債券大買家。

大馬減230億

美國民間機構對外關係委員會(CFR)經濟師布萊雪斯指出:“目前流入新興巿場的資金日益乾涸,雖大部分地區對外貿易仍錄得盈余,但外儲增長將會減速。”

截至今年9月15日,大馬外匯儲蓄金為3880億令吉(約1128億美元),從7月至9月中連續5度滑落,跌幅超過67億美元(約230億4800萬令吉)。

日本8月底外匯儲備共9967億4100萬美元(約3兆4288萬令吉),按月減低79億1700萬美元(約272億3448萬令吉),是3個月來首次縮水。

韓國外儲截至8月底達2432億美元(約8366億令吉),是有史以來第二大單月減幅,主因是捍衛韓圜匯價大舉拋出美元。

韓央行指出,8月底外儲按月減少43億2000萬美元(約148億6080萬令吉),連續第五個月遞降,光是在7月和8月驟減共150億美元(約516億令吉),主要是外儲投資組合中的歐幣、英鎊、日元等匯價在8月明顯轉弱,導致美元兌換走貶。

No comments: